
作者:〔法〕魏丕信
分类:历史, 政治
字数:246643字
ISBM:9787214033260
价格:¥17.44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10
提供方:江苏人民出版社
提供方简介:江苏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月,国家一级出版社,首批“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之一,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众多图书品牌的综合性出版社。年均出版图书1000余种,承担多项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先后有400余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奖,其中17种图书21次获得国家级大奖。
图书简介:本书是一部最早关于传统国家在防备和救济饥荒方面的作用的后传统分析的著作。作者魏丕信以1743—1744年直隶救灾为实例,瞻前顾后,研究了国家的救荒制度、措施及其成效,所论延及官僚制度与管理、国家财政、地方社会、粮食安全、商业与市场、乡村经济和生活等等,观点敏锐,视野广阔,书中所引用的史料新奇有趣,对于理解前现代中国国家的运作提供了重要帮助。关于明清时期的国家及其对社会经济的作用,至少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否定观点占据学界主流。本书作者魏丕信自20世纪70年代起,就以救荒为中心,对上述问题进行了重新审视。作者所提出的18世纪国家所具有的积极精神,在管理经济方面的高度组织能力、权威性和效率性,已为学界所肯定,由此也证明了本书的开创性学术地位。魏丕信(Pierre-Etienne Will),生于1944年,法国著名汉学家。早年攻读欧洲古典文学(拉丁、希腊、法国)和中文,1975年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1969年入法国国家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任教至今,1991年当选法兰西学院院士。研究范围遍及人口史、灾害史、水利史、荒政史、明清国家与经济的关系、明清官僚制度等,有专著2部及论文50余篇,成就卓著,在国际学界享有盛誉。